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因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主动精神,坚定理论自信、增强学科自觉、推进平等自为,不断巩固其指导地位,发挥其引领作用,夯实其基础定位。
坚定理论自信,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其内在逻辑表现为理论的科学、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必然。
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源于理论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自创立之初就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具有横跨国度、超越时代的魅力。马克思主义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始终雄踞思想最高峰,占据道义制高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根于历史的选择。近代以来,为了改变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屈辱状况,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然而均以失败而告终。大浪淘沙,唯有中国共产党拨开理论迷雾,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团结带领人民历经百年奋斗取得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华民族能够从容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靠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磅礴力量。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基于现实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根本指导地位。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事关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地位,事关其方向和未来,事关其成绩和效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淡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邪说谬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要始终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全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增强学科自觉,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要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其客观要求体现在建好马工程重点教材工程、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优马克思主义学院重镇,解决马克思主义在教材中“失踪”、学科中“失语”、论坛上“失声”的问题。
建好马工程重点教材工程。这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在教材中“失踪”的关键所在。要自觉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解决教材融入度不够的问题;编写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系列教材,解决教材覆盖面不足的问题;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解决教材深耕度不强的问题;从而建设一批意识形态属性强、价值引领作用明显、文化传承意义大的精品教材。
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的根本所在。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锻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流砥柱;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建设,厚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生存根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扩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空间;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根植中国大地、源于中国实践的重点学科。
建优马克思主义学院重镇。这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在论坛上“失声”的核心所在。要自觉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的高峰;扎实推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高地;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作用,推动形成各类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高原;从而建设一批发展站位高、教学科研强、引领示范好的高端平台。
推进平等自为,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基础地位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提出:“夯实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在各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其客观需要表现为秉持开放包容的对话态度、丰富有机融通的对话内容、创新良性互动的对话形式,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定向与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耦合关系。
秉持开放包容的对话态度。要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和理论姿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敢于突破外在的学科分类体系的束缚限制,既不能凭自身的独特地位居高临下,也不能单靠某一个学科单打独斗,要实行综合性系统性研究,要以平等探讨、自由争鸣、宽容理解的态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对话,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协同创新联盟。
丰富有机融通的对话内容。要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剖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他学科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助力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理论创新,同时也从其他学科的繁荣发展中借鉴汲取一切有益知识体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智慧营养,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创新良性互动的对话形式。要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良性对话沟通机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属性,但在学术理论、学术研究组织、学术平台支撑、学术评价考核等方面有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共性因素和一般属性,要进行学科资源优势互补,建立跨学科之间的交流对话机制,加强跨学科研究,培育学科新生长点。(作者系河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媒体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2205/t20220513_5408227.shtml
Copyright © 2021 河南大学农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