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书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河南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践行铸魂育人时代使命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吴继娟 马洁
“回顾河大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办学历程,我们把育人育才、兴学强国的初心使命记得更牢,把爱国报国、奋斗奉献的旗帜举得更高。”2021年暑期,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在《党的生活》杂志发表的《以党史学习教育“三结合”开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一文中如此写道。
这是河南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结晶,也是河南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初心写照。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后,河南大学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文明校园创建、投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重点、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务实举措,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质量谱写学校担当铸魂育人时代使命的崭新篇章。
1.打好立德树人“组合拳”
“回望百年历史,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精神底色的三个关键词是理想、奋斗、牺牲。”新学期伊始,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为广大学生上“开学第一课”,以党的伟大精神鼓励青年学子立大志、立远志、立恒志,在担当实干中书写新时代青春华章。
2021年以来,河南大学党员干部、理论专家和青年学生三支队伍同向发力,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全校师生进行了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同时走出校园,开设“企业讲坛”“乡间课堂”等,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中原大地。
“着装严肃,却表情可爱、动作俏皮。”在河南大学推出的建党百年主题MV《少年》中,一位参演老教授因身份和形象的反差“萌态”火遍全网。“纯真能辟油腻,善良能辟邪!”河南大学“宝藏教授”程民生在给毕业生寄语时金句频出,迅速走红,让广大网民直呼“真性情”。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媒体+育人”已然成为河南大学网络思政育人的经典模式,通过融媒体、融队伍、融平台,育人高度、厚度、温度和黏度不断提升。
“南湖的船啊——党的摇篮!历史将从你这里揭开新篇……”河南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交响音乐会“人民万岁”在大礼堂上演,200多名演职人员用15首经典红歌回顾党的百年历程。除音乐会外,河南大学还采用文艺晚会、学术讲座、专题座谈、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赋予文体活动更深远的意义,将爱党爱国的种子深埋在师生心灵深处。
2021年暑期,河南暴雨牵动亿万国人的心。河南大学临床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00后男孩柴世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肩扛一大袋生蒜艰难前行,他投身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的身影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担当与力量。面对疫情,河南大学两所附属医院闻令而动,数支医疗队奔赴郑州、开封等地,为人民群众架起生命安全线。倾情诠释“众志成城”,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这是河南大学师生的信念追求,也是河南大学师生的行动“密码”。
河南大学不断拓宽“党史+”模式,将思政课堂、第二课堂、网络平台等共同作为重要阵地,同向发力,全程育人,打好立德树人“组合拳”,推动党史学习不断深入,推动育人不断提质增效。
2.用好红色资源“传家宝”
2021年夏天,河南大学师生一行近30人分别来到河南驻马店、信阳、南阳,参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彭雪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重走河南大学在信阳、南阳的抗战办学路,在厚重的历史史料中重温党的革命历史,在近距离参观考察中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和气概,体会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沿着前辈们的足迹,我们仿佛看到了抗日烽火的雄壮,看到了敌前办学的艰难,看到了读书就是战斗。我们必将以河大的先辈们为榜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不负伟大时代!”重温河南大学抗战办学历史,师生们心潮澎湃、备受鼓舞,誓把满腔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工作的动力。
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古老学府,河南大学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曾诞生“河南高校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涌现出嵇文甫、王毅斋、邓拓、马可等先进人物,抗日救国、爱国民主、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深深流淌在河大人的精神血脉中。这些都成为河南大学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激励师生们从中汲取丰厚营养及砥砺奋斗精神,激发更加强烈的爱国爱党爱校热情。
河南大学明伦校区6号楼旁的李大钊先生头像铜雕前,从未“缺席”过的鲜花在以无声的语言向世人证明着:河南大学师生从未忘记过那段历史!
1925年8月初,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在当时的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6号楼三楼小礼堂,向开封各校学生代表作了《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演讲,提出了“尊重民权,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三大口号,勉励人们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其演讲内容由当时的中州大学学生马员生记录并发表在开封第一师范学校进步青年社团的《雷火》周刊上。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穿越时光的隧道,站在李大钊先生头像铜雕前,河南大学师生深情朗诵李大钊先生的《青春》一文,朝气和勇气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这或许便是先生心目中“青春”的样子。
挖掘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将红色基因与百年人文积淀高度融合,将大学精神浸润到师生人格塑造、品格涵养和素质提升过程,这便是河南大学的“传家宝”。
3.在报国奉献中“开新局”
如何在中原大地走出一条一流大学的成功之路?这是河南大学领导班子经常思考和讨论的话题。他们的答案是“知行合一,报国奉献”。河南大学研讨完善“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方案,把“路线图”变“施工图”,“时间表”变“计程表”,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近日,以王家耀院士为第一完成人的“智能化地图综合与多尺度级联更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2020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河南大学在国家“三大奖”上的新突破。该项目创造性提出并发展了智能化地图综合与多尺度级联更新关键技术,有力提升了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了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解决世界科技难题提供了中国答卷。
“从事基础研究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它解决的其实是社会未来10年甚至30年可能遇到的重要问题。”谈起刊登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上的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学路教授如是说。揭示光信号调控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机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证明光信号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的必须因子,为设计弱光或暗处也可以共生固氮的新型植物提供了独特思路和手段,这是围绕国家和黄淮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的前沿探索。
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是河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又一创新举措。黄河文化研究院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共同深度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和服务,通过“黄河学”高层论坛、《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辑刊,与希腊爱琴大学合作,以标志性特色学术成果,为全面提升黄河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增势赋能。
让内地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吃上新鲜的海鲜产品,是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的奋斗目标之一。他们创建兰考张庄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新模式,把美国红鱼、黑鲷等高营养价值的海鱼引进黄河滩区进行淡化养殖,将生态循环养殖和沿海地区优质品种的引进相结合,解决水产界多个技术难题,让海鱼在黄河滩安家,助力乡村振兴。
一回回奋力攀登,一次次铸就辉煌,一个个蓝图和梦想化为现实。河南大学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河南高质量发展需求,整合优质资源,重塑学科体系,建设“湖河湾”实验室体系、“5重5工3基地”平台、“六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振兴体系,启动“111”人才强校计划,解决“卡脖子”的河大十大科学问题,构筑“三区两院”一流大学的物理空间等,以“十年磨一剑”的静气、“一览众山小”的胆魄,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报国奉献中凝聚起坚定历史自信、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长镜头】
走近那时的你 激励现在的我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黄鑫
2021年10月29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李大钊塑像前的人们络绎不绝,大家自发来到这里,敬献鲜花,深情注视先生的塑像,表达深深的敬意。这一天,是李大钊的诞辰。
塑像旁边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6号楼。1925年,李大钊先生就是在这里向开封各校学生代表作了《大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演讲,阐述了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思想。其演讲内容在河南省党史和河南大学校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河南大学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珍贵教材,6号楼也因此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到重要节日,塑像前总是鲜花环绕。
傍晚,5名学生在参观6号楼之后来到塑像前,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嘉尧为他们详细讲述了李大钊与河南大学的故事。学生们听完不禁流下热泪,并表示对接下来要完成的任务更有信心了。
2021年10月31日,河南大学学生们演出的反映李大钊先生慷慨就义历史的舞台剧《青春之我》和反映鄂豫皖苏区创建人吴焕先事迹的剧目《破家革命》获得成功,被收录进一档新节目——《那时的你》。
借助这档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与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制作的节目,河南大学把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地融入实践教学,节目还未开播就已经引发学生们广泛关注。每集节目征集10名学生,分为两组,在规定的时间里打磨剧本、表演排练并上台演出。学生演员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欧亚国际学院和音乐学院,音乐学院戏剧系教师王聚伍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系教师谷小龙担任表演指导。
2019年,由谷小龙执导河南大学师生演出的反映“全国优秀教师”李芳先进事迹的大型多媒体音画剧诗《星空》深受好评,并在教育部进行了演出。这次,他专门和节目导演组商定,排演反映李大钊先生革命历史的舞台剧《青春之我》。
学生们前往党史资料馆、革命纪念地等处寻找史料,向党史专家请教历史和人物细节,站在6号楼三层的礼堂,感受李大钊先生在河南大学演讲时的巨大热情。饰演李大钊的学生李默涵找来手腕粗的麻绳使劲勒紧自己的脖子,强烈的窒息感让他瞬间体会到先辈们甘愿赴死的可贵精神;饰演吴焕先妻子的弓沐骅好几天不吃饭,不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差点晕倒在排练场,只为更加真实地感受先辈们为了支持革命宁愿自己忍受饥饿的坚忍意志……学生们不断走进革命者的精神世界,懂得了信仰的力量。
2021年11月15日,这档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在网络和河南卫视正式推出,节目从当代青年的视角切入,挖掘青年党员的故事,通过大学生对红色剧目的演绎,向大学生精准宣讲党史。这样的学习教育,让党史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走进了青年的心灵深处。11月29日,随着河南大学师生参演的《那时的你》第三集播出,观众和演员一起,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饱满、细节生动的思政课。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学生们以青春体悟青春,一个个现在的“我”渐渐成为那时的“你”,红色精神被深刻地诠释着。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钦认为,一场舞台剧的诞生,就是一次触摸历史、学习党史的过程,一次思想净化、灵魂升华的过程。靠共情的力量,打破时空限制,拉近心理距离,让青年人通过参与和观看节目,掌握党史知识,更加了解党的丰功伟绩,从而激励他们昂扬精神,走好新征程。
【一线讲述】
与学生同学、同悟、同进步
讲述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张枫林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赵晓芳
作为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名思政课教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教学实践,我有“四字”感悟,分别是“学”“融”“寓”“创”。
学——不断提高真理感悟力。党史学习不仅是党员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思政课教学的需要。我将党史学习与教研结合起来,以党史为研究对象,用教研提升党史学习水平,并申报项目、撰写论文、参与宣讲。同时,我时刻保持敏锐性,将党史学习与建党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做好支部建设。在校党委宣传部的安排下,我有幸担任学校党史宣讲员,在校内多个学院进行党史宣讲,组织学生开展党史读书活动,参与学生观党史影视讨论,与学生同学、同悟、同进步。
融——不断增强教学水平。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与教研室同志们集思广益,将课程章节有机融入党史内容,用红船精神讲好理想信念,用党的英雄事迹讲好爱国主义,用党的发展历程讲好民族复兴,用党的模范讲好榜样引领,用党的理论创新讲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用党的目标任务帮助学生确认未来发展方向。经过党史融入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内容更丰富,讲解更生动,感染力更强,教学效果更佳。
寓——不断增加教学方式。为了帮助学生直观感悟党史力量,将正确的党史观传达给学生,学院组织了多种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我所在的教研室在全校举办了“让大学生演党史”活动,以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为题材,指导学生创作剧本、组织表演。《时代变迁,红色永不褪去》《出山》《信仰》等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来,不少作品让观者潸然泪下。这些作品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后,在校内外引起极大反响,激发了青年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们表示,每观看一次演出都是一次精神洗礼。
创——不断打造新课程。学院鼓励思政课教师在党史学习中要不断发掘和创新学习内容和形式。河南是党史资源大省,在革命时期就有很多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如鄂豫皖、鄂豫陕、晋冀鲁豫、豫皖苏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在学院安排下,我参与打造学院特色思政课程——“红色中原”,以河南特色党史内容为主题,讲好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的革命史、发展史和奋斗史,用区域红色文化助力一流高校建设。
Copyright © 2021 河南大学农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