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王磊为2025级硕士研究生上思政课

10月14日晚,学院党委书记王磊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作了题为《做一名什么样的人》的主题报告,引导新生在学术启程之初找准人生定位、涵养优良品格。

王磊结合当前国际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和河南大学农学院办学传统与涉农科研使命,从“世界-中国-河南-河南大学-学院-个人”的视角阐释了新时代研究生的自我定位。他指出,农业科学扎根土地、联结民生,研究生要心怀“天地”,志存高远,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大局;在科研协作中践行“美美与共”的集体精神,成长为有家国情怀的涉农科研人。并对同学们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做理想坚定、心怀家国的追光者,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研究成果服务农业发展实践。二是做笃学慎思、敢闯敢试的探路人。鼓励新生深耕专业,关注交叉,保持创新锐气,在实验室攻关与田间地头调研中突破认知局限,直面科研挑战。三是做诚信自律、求真务实的笃行者。要恪守学术规范,杜绝浮躁风气。四是做胸怀宽广、乐于协作的同行者。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学术分歧,在团队攻关中凝聚合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农学院这个平台上取得共同的、快速的发展。

刘涛同学表示:“王书记报告既有思想高度又接行业地气,明确了‘为人、为学、为事’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作物学专业研究生,要将个人成长轨迹融入国家发展宏图。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我要主动学习农学领域的智慧育种、精准栽培、信息技术、软件工程等多领域专业知识。这种多学科交织的视野,会让我更好的赋能农业。站在时代交汇点,我愿成为一粒种子,在国家希望的田野上扎根生长。通过掌握跨学科知识,推动农业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

周雨虹同学表示:“王书记的课程让我清晰看见,党、河南大学与个人成长是紧密交织的共同体。从河大先辈在党的号召下徒步西迁、坚持战时办学,到如今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双一流”、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河大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党的指引,也为我们提供了追逐梦想的沃土。对我而言,这份联结既具体又真切。在“综合素质教育”课堂上学党史、用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都是党、学校和学院为我们成长铺就的道路。我愈发明白,深耕专业知识、投身校园志愿服务,既是锤炼自我、积淀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传承河大精神、回应学校培育的应有之义。未来,我将以优秀师长为标杆,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壮阔洪流,在矢志奋斗中书写人生价值。”

吕吉雯同学表示:“作为河南大学农学院农艺与种业领域的一名专业硕士生,我深刻认识到,在国家大力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背景下,我们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因此,绝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需要。我将主动对标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一方面夯实作物遗传育种、智慧农业等专业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积极投身科研与实践,提升解决复杂农业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持续学习国际先进知识与技术,拓宽全球化视野,努力使自身实力与瞬息万变的世界格局接轨,立志成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青春力量。”(作者:王昊洋      审核:曹玉辉)


Copyright © 2021 河南大学农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