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红韵故里忆思贤,革命精神照我行 | 农学院“青禾守光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研学实践活动

在习近平总书记于全国教育大会上所发表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为进一步弘扬与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7月4日,由农学院2024级6名本科生组成的“青禾守光团”踏上了意义非凡的“三下乡”征程。她们满怀热忱,奔赴革命烈士张思贤的故乡——河南省伊川县吕店乡王村。队员们期望在此探寻红色记忆,让信仰之光点亮青春的奋进之路。

故居寻迹,触摸历史温度

“青禾守光团”的首站便是张思贤烈士的故居。尽管在出发前,队员们已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与张思贤烈士相关的资料,但当真正踏入故居的那一刻,她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沉重与艰辛。

故居面积不大,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经过翻修,焕然一新;而后院仍保留着断壁残垣,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时刻警醒着人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尽管条件艰苦,但张思贤烈士在这小小的院落里,却做出了影响深远的伟大事业。1939年,他以杂货摊、歇脚店为掩护,秘密构建起地下情报网,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斗智斗勇。后来,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局势危急,张思贤临危受命,成为伊川地下党的中流砥柱。他自筹资金,在吕店创办“毓文中学”,为党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张思贤烈士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勇于直面挑战的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深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当地村民介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思贤烈士的故居从不锁门,仿佛英雄从未远去,始终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位前来追思的人。而他播下的革命火种,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队员们在故居中仔细参观每一处角落,抚摸着遗留下来的古老的建筑残骸,仿佛能触摸到张思贤烈士曾经的生活轨迹,深刻感受到他为革命事业付出的心血与牺牲。

展厅悟魂,汲取信仰力量

为了更深入地汲取新的奋斗力量,在新时代感悟张思贤烈士的丰功伟绩,“青禾守光团”的第二站来到了“革命老区王村红色展”,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之旅,去感受革命岁月的波澜壮阔与厚重沧桑。

红色展厅共分为“苦难岁月”“星火燎原”“英雄辈出”“老区新貌”四个展厅。其中,“雄辈出”展厅给队员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当队员们走进这个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一个个陌生却又无比闪耀的名字。这些英雄们,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毅然做出了“舍小我,成大家”的伟大抉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能体会到这份和平的来之不易,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牺牲的伟大与厚重。看着这些名字,队员们不禁热泪盈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更加明白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意义。他们在展厅中驻足良久,认真阅读墙上悬挂的每一位英雄的事迹,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之中,汲取着无尽的信仰力量。

传承使命,续写青春荣光

此次“红韵故里忆思贤”研学实践活动,对于“青禾守光团”的队员们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她们通过实地参观故居和展厅,触摸历史的痕迹,感悟信仰的力量,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使命。队员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以青春之我,传承革命火种,用青春和热血续写新时代的荣光,让信仰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刘柔言   审核:曹玉辉)

Copyright © 2021 河南大学农学院 版权所有